良法善治,涉及群众生活,关乎基层稳定。基层治理要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实现凝聚力量办大事、调动资源办好事、凝聚人心办实事。因此,应坚持以情开路促和谐、以理服人解心结、以法维权止纠纷,依托多元共治,让幸福生活呈现无限可能。
多元共治,是多视角解剖、多渠道求解的“必选项”。正所谓,多一方力量支持,就多一条解题思路。“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找到解题的“最优选项”。邻里纠纷,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错综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找到解题的“最佳答案”。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调解队伍中,凝聚起多元参与、同题共答的善治新合力。
多元共治,是多方参与破题民生热点难点的有益探索。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始终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想办法、出主意、求实效,是多元共治机制的逻辑前提和最佳注脚。站在群众立场分析成因,依托群众智慧合力破题,把矛盾化解在初显之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用良法善治的成果赢得人心。坚持把行政、司法、人民、行业、律师、乡贤等调解力量予以整合,形成联动服务网,汇聚起众智解题的强大正能量。
多元共治,是定纷止争解结、促进和谐互利共赢的实战样本。其不仅是参与主体的多元聚合,更是解题智慧的多元碰撞。重情更重理,说事先说法,是多元共治的一大特色,也是定纷止争的“制胜密钥”。在调和矛盾、解决问题时,坚持动情、讲理、普法“三管齐下”,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促进各方和谐相处、维护各方法律权益,终将取得案结、事了、人和的多赢之效。
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坚持情、理、法结合,找到关系平衡点、寻求解题切入点、发现利益共赢点,开辟良法善治新路径,呈现和谐社会新图景。(刘继涛)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