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为中国西部投下“信任票”-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24 11:34:27
来源:新华网

外企高管为中国西部投下“信任票”

字体:

  新华社重庆5月24日电 题:外企高管为中国西部投下“信任票”

  新华社记者吴燕霞、李晓婷、赵佳乐

  “中国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展馆内,丹纳赫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韦春艳说。

  5月22日,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的第七届西洽会在重庆开幕。这场吸引了3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家企业参与的盛会,首日便交出亮眼成绩单——现场签约项目124个,合同金额超2000亿元,其中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超75%。

  丹纳赫是专注于生命科学、医学诊断、生物技术领域的跨国企业,它与中国西部结缘始于两年前。2023年,丹纳赫在第五届西洽会上与重庆两江新区达成战略共识,并于2024年7月在两江新区正式落地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

  “西部地区拥有较大市场和人口基数,成渝地区医疗服务资源也很丰富。此外,重庆对生物医药的全链条支持政策更是关键吸引力。”韦春艳提到的《重庆市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推动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转化。

  5月22日,韩国展商(右一)在西洽会现场向参观者介绍产品。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已迎头赶上,在基因和细胞治疗等领域前景广阔。”韦春艳笃定地说。这份信心背后,是中国西部日益强化的开放能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一季度进出口额达1.84万亿元,增长8.7%。

  “随着国家战略引导,我们的投资重心逐渐转向中西部地区,现在在中西部的投资约占我们在中国新增投资的一半。”普洛斯集团高级副总裁郑覆说。这家2003年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物流供应链、人工智能、算力、能源等领域。

  “重庆政府的效率和市场环境都很不错,对内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都一视同仁,拥有非常优质的营商环境。”郑覆透露,普洛斯在重庆投资近200亿元,当前正推进云阳、石柱的绿色能源项目。他特别提到,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节点,能高效链接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这种“通道红利”正在重构产业格局。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例,目前,该通道已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63个港口,运输货物品类达1250余种,带动中西部地区外贸潜力进一步释放。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总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规模创历史新高。

  5月22日,外国展商在西洽会现场向参观者介绍产品。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强对此深有体会。“重庆着力打造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对我们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王强说,自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重庆工厂2012年落户以来,这家化工巨头依托重庆四通八达的物流体系,将产品辐射至多个国家和地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正孕育着市场机遇。”

  在西洽会现场,外企高管不约而同强调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供应链安全与本土创新生态融合是关键。”韦春艳表示,丹纳赫正加速与中国企业合作,将“中国原创”带入全球市场。郑覆则用项目佐证,普洛斯在广西投资建设的枢纽港项目,正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沿线西部省份和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