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与中国合作再拓新空间

2025-05-23 07:00:00 来源: 《环球》杂志

 

4月29日,在巴西圣保罗州里贝朗普雷图市举行的2025年巴西农业科技展上,参观者观看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喷洒演示

文/《环球》杂志记者 赵焱(发自里约热内卢)

编辑/吴美娜

  低运营成本的电动重型货车、可搭载并为无人机充电的电动皮卡、轻松征服崎岖地形的四驱全地形车……多款来自中国的最新农用机械近日亮相2025年巴西农业科技展。众多巴西农业从业人士前来观展,面对中国技术展示畅想巴西农业的可持续未来。这一画面,可谓近年来巴西与中国在多领域互动、合作的缩影。

  巴西总统卢拉当地时间4月30日在巴西利亚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时表示,巴中建立了牢固互信,各层级往来频繁,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充分印证了坚持对华友好是正确的抉择。双方要加快落实习近平主席访巴重要成果,推动两国合作机制更高效务实。

拓宽对华贸易领域

  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贸易背景下,巴西正在努力摆脱美方影响,加强与贸易伙伴在多领域的合作。

  今年以来,卢拉访问了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计划5月与非洲54个国家的农业部长举行视频会议,这些都是拓展新市场的举动。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巴方认为,巴对华贸易还有更大拓展空间。巴西农业部商务与国际关系局长路易斯·鲁阿在4月22日的一次记者会上强调,中国市场是巴西产品的首选目的地,巴西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远不止大豆。

  鲁阿表示,美国是中国的主要肉类供应国之一:中国进口禽肉的约30%、猪肉的16%至18%、牛肉的约8%来自美国,“显然,如果美国丢掉在中国的市场,巴西将能够填补。我们拥有规模、质量和物流能力,能够满足中国的需求。”

  巴西农业专家、前圣保罗州农业厅长古斯塔沃·容凯拉说:“50年前巴西迈出勇敢的一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决定在当时具有远见,为当前全球舞台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铺平了道路。今天,我们看到这一伙伴关系前所未有的深化,它有可能重新定义巴西经济的轮廓,巩固巴西在全球贸易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

  容凯拉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是21世纪最引人入胜的经济故事,这一人群对更高质量、更精致和绿色食品的需求重新定义了中国国内市场。

  他举例说:“牛肉曾被视为奢侈品,但如今,高品质、经过认证且环境可持续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去年巴西肉类企业BRF收购了河南的一家加工食品厂,计划扩大产能;中国瑞幸咖啡承诺到2025年将购买的巴西咖啡量翻倍,达到24万吨。中国的消费需求已经升级,不能再用价格低廉商品和初级产品来定义。”

  在巴中关系顾问、巴西农业问题专家米尔顿·波马尔看来,现在随着巴西对美国出口的钢铁、铝和铁矿石被征税,以及与特朗普政府在乙醇、石油、牛肉、鸡肉和大豆出口方面依然在谈判,形势难以预测,“我们不应继续局限于此前的出口产品,而是应认真审视巴中关系未来在其他方面的机遇。”

多领域体现协同性

  2024年11月,中国和巴西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中巴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容凯拉认为,巴中关系加强为巴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巴西不仅可以保持其作为全球食品和投入品供应国的地位,而且可以作为技术和创新的出口国。他指出,去年二十国集团签署的倡议为农业综合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可持续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等领域的合作铺平了道路,使巴西走在全球转型的前沿。

  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协调人马科斯·皮雷斯表示,中国正在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并向世界各国开放市场。在他看来,尽管受到某些国家不可预测、傲慢和自私的政策影响,中国依然能够保持政治和经济稳定,这对巴西经济既有稳定作用也有启发。巴中在能源转型、再工业化以及对和平的共同价值观和全球治理民主化等方面体现出诸多协同性。

  “能源转型是我们今年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特别是新能源的使用可能促进巴西东北部长期贫困地区的发展。我们在这一地区有太阳能、风能、绿色氢能等,我们不会放弃与中国合作在这一地区生产绿色能源的机会。”卢拉曾说。

  在通讯技术方面,巴西希望推进与中国SpaceSail公司的千帆卫星协议。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巴西时SpaceSail公司与巴西电信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向巴西提供卫星通信和宽带互联网服务,扩大该国的互联互通网络。

带动“全球南方”共同发展

  今年巴西是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下半年将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将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巴西政府希望在这两大国际会议上强化全球南方声音。

  “中国的发展模式与西方不同,对其贸易伙伴具有重要影响。今天,‘全球南方’的概念虽然已经不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和地缘政治议程,但它具有现实意义。”巴西经济学家、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所研究员利维奥·里贝罗说,“从历史上看,‘全球南方’国家与美国和欧洲联系紧密,但这种情况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开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可行的替代方案和越来越明确的选择。”

  皮雷斯看到,中国正在引领新能源模式的建设,包括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汽车电池,以及大规模使用新技术来改善公共管理、提高企业生产力、改善电信系统,最重要的是帮助数百万家庭摆脱极端贫困。“这些成就激励了全球南方国家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我最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亲眼目睹了与中国的合作如何改变了这个国家。”

  皮雷斯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西方大国未能履行前几次峰会上作出的承诺。为此,“全球南方”国家必须制定不依赖于大国空头承诺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砖国家的政治、经济协调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行动提供借鉴。

  (本文截稿时间为2025年5月9日18时)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