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直击龙胜山洪灾害救援现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25 15:44:39
来源: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直击龙胜山洪灾害救援现场

字体:

  

  5月23日凌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三舍村遭遇突发山洪灾害,造成8人失联。

  5月23日,救援人员在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当天上午9时许,我正在办公室收拾摄影器材、整理刚结束的全国体操锦标赛的照片,手机上突然弹窗各大媒体平台转发新华社播发的突发事件快讯。

  因职业特点和长期采访习惯,我在办公室常备了摄影器材、衣物、雨衣、雨伞等采访和生活用品,做到随时可以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

  很快,我和同事们,坐上了奔赴现场的车辆。

  从南宁到事发地,几乎是从南到北纵贯广西,距离近五百公里,正常情况下,驾车需要6个多小时。

  高速公路上雨雾交加,驾驶员小心稳健驾驶。我们的采访工作,在车上就已经开始了:跟进救援进展、对接编辑部、准备直播、联系签约摄影师等。

  接近事发现场,通屯道路狭小,救援车辆和救援人员很多。

  等待,放行;再等待,再放行,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尽管缓慢,但总体很有序。赶到灾害现场时,已是傍晚6时许,用时8小时。

  5月23日,救援人员在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据当地村民介绍,原来穿村而过的小河,被冲出了二三十米宽,河道上布满了从上游滚下来的石头,近岸低洼处10间民房被冲毁,大部分已经不见了。

  搜救人员正携带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沿河道开展拉网式搜救;救护车辆和医务人员在岸边随时待命;电力工人准备应急设备供电。各方救援力量在现场协同作战,不停忙碌。

  5月23日,救援人员在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新华社发(潘志祥 摄)

  在现场,我们了解到,公安、消防、应急、民兵、村干部等在事发后,都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并迅速转移附近危险房屋里的人员。灾害发生后,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区市县现场救援指挥部,多个工作组联合开展救援。

  三舍村党支部书记杨启权告诉记者,他凌晨和几名村干部打着手电赶到这里,救出了两名村民,组织群众撤离。“我们不到6点就赶到了现场,开始对损毁的房屋进行翻找,逐一排查。”龙胜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沈虎说。

  5月23日下午,受灾道路被抢通。

  5月23日,救援人员在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紧急调拨的第一批20台发电机、4台大型照明灯具已送达现场并投入使用,有效保障现场指挥部临时医疗点、物资发放、应急救援用电,以及村委安置点基本生活用电。我和同事们采访拍摄完第一现场素材,就地完成了稿件的编发。

  夜晚,事发现场灯火照亮夜空。从凌晨,到又一个凌晨,大山深处的救援从未停歇。

  我们的采写和记录,也仍在继续。

记者:黄孝邦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